一级架构设备管理系统

海螺集团公司建立设备管理及辅助巡检大数据云平台系统的目标是按照集团公司的标准化要求,统一、集中、规范化管理各分公司设备业务。使设备的使用者、管理者与设备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管理。系统包括三个层面:设备现场管理层面、设备专业管理层面和设备监督考核层面。

l 设备现场管理层面功能包括:基准、点检、状态、检修和物料管理;

l 设备专业管理功能包括:监控、维检业务、合同、费用、固定资产、制度管理功能;

l 设备监督考核管理包括:数据统计、状态分析、异常预警、对标管理、大数据挖掘等管理内容。

设备管理及辅助巡检大数据云平台系统的实施,不仅能在保障设备安全生产下,提高质量,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不间断监控,实现对设备预测性维护全过程的指导,保障设备安全生产;挖掘生产设备的潜能,提高设备的运转率;提高维护管理的针对性和维护质量,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稳定工艺生产过程、改善作业环境、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产品特点

建设理念

l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把设备的前期管理、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更新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备日常点检维护、设备检修,固资变动、报废等业务的运作,及时更新设备的状态,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跟踪。

l 规范标准、统一管理

    通过对各个分公司的设备数据对比分析,把最优的方案制定成标准,巩固管理经验。专业化的管理成为标准,致使低水平的分公司必须向高水平的分公司看齐,进一步强化了集团专业管理。集团对分公司的监督和考核实现了标准化的数据量,避免了考核的随意性,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分公司的管理动态。

l 以点检定修制为指导,实现闭环管理

建立设备点检定修标准,并根据标准中的周期产生计划,记录工作结果并进行分析,切实掌握设备状态及劣化发展的趋势,确保检修、备件计划的编制更合理,维修费用的投入更有效。支持从计划→实施→检查→分析的闭环管理流程,不仅满足系统内异常、故障、检修等业务的模块闭环管理,而且还实现从标准体系的建立,计划项目的产生到维修合同的执行,通过费用管理的预算管控和实绩的分析,最后完善标准的系统闭环管理。

l 一体化平台

    将设备管理中涉及到供应链、台账、监测、预测性维护和OA等方面涉及领域集成为一个整体。设备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一体化优势在于可以打破数据的孤岛,将各方面数据打通关联,大大优化企业管理效率。

l 分布式部署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以及便于海螺集团对后期定制化模块的需求,系统设计方案将采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部署方式,将前台系统和服务层分开,各个模块均可独立开发,降低系统耦合度。

l 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

    通过机器学习将分公司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基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完善的数据模型可以帮助系统更准确的判断故障何时发生。如果发现故障隐患,自动触发报警或修理命令。

三.建设原则

结合海螺集团公司的设备管理及辅助巡检大数据云平台系统整体规划思路和海螺集团公司实际生产经营管控需求,对海螺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及辅助巡检大数据云平台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在遵从集团公司整体规划的原则下,从多角度进行设计,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规范化与标准化

严格执行《公司设备运行管理办法》,遵守公司已有管理原则。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化基础,处理好与集团、分公司及所现有系统之间的关系。

(2)开放性与先进性

基于开放式标准,进行全局统一规划。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使系统具有易于扩展、升级和移植,并具备支持业务处理的灵活的参数化配置,业务功能的重组与更新的灵活性,新的业务应用可灵活增加,不影响系统原有业务流程。

(4)安全性与可靠性

提供良好的数据安全可靠性策略,采用多种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与可靠,采用多种应急方法,保证业务的可持续性。

(5)准确性与实时性

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供多种数据审查手段,数据的传输要及时、准确、可靠和安全。

(6)实用性与易操作性

系统设计和实现侧重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结合运行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和人员配置,设计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系统。

本系统具体技术要求及原则:

l 提供并发或注册式的软件使用方式,并进行相关配置。

l 软件没有加密,没有用户数限制,没有使用期限限制。

l 支持多层系统架构,提供可进行二次开发的开发工具,系统支持多组织管理,可进行组织、业务、数据权限隔离。

l 采集使用人员最常用的操作行为,尽可能减少培训次数和适应新系统的周期,方便各级用户的使用及操作。

l 整个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主机、网络硬件的拓展需求,应用系统二次开发的需要,以及支持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业务的需求,系统开发具有可扩展的模块化结构,保证后续系统可以稳定、高效的更新、升级。

l 系统的主机、网络架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提供方便、灵活的维护手段,方便应用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l 提供备份、容灾、容错等执行方案,保障系统的主机、软/硬件、应用及数据的安全。

四.业务架构

本系统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将设备管理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和优化,保障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一致性;全面考虑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通过建立的设备管理体系文档知识库,提供设备相关文件的管理平台,使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找到指导其工作的规范和标准,指导设备管理工作。

    系统实现设备全过程管理,包括从设备的规划调研、设计选型、制造验收、安装调试等前期管理以及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后期管理,设备前期的管理决定了其后期的运行状态。

    使用者能通过电脑、ipad和AR智能巡检设备等装置快速查看传统设备管理软件能够提供的各类信息,如采购日期、供应商、维修记录、保养记录、保养周期等内容;还可以实现设备的各类过程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如用于记录工件信息和加工参数的工况类信息,用于影响因素、过程参数、环境参数等设备健康评估的状态类信息。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运行管理、状态监测、主机诊断系统接入、缺陷管理、预测性维护、专业管理、检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备件管理系统接入、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库管理、综合报表、统计分析等。

 /uploads/image/2022/11/18/0b55e51bcbdb011594ffff1112def377.png

五. 平台架构

 2.png

六. 网络架构

 3.png

 

七.主要功能模块截图

 4.png

 图 集团大屏

 

 5.png

 图 工艺流程

 

 6.png

图 三维模型

 

7.png

图 分厂点检大屏

 

8.png 

图 工业用电大屏

                         

 

9.png 

图 移动端个人中心                                      


10.png

图 移动端设备档案


11.png                 

图 移动端工作台                           


12.png

图 移动端待办